整体情况

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计划实施方案

作者:浏览:时间:2017-10-2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根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5〕2号)和吉林省高校工委《关于印发吉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创新计划综合评价体系(试行)的通知》(吉高校发〔2017〕11 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精神,立足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教材体系、人才体系、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学科支撑体系、综合评价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建设为关键,以推动综合改革创新为动力,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战略地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为实现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二是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三是坚持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四是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五是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大力推进全方位育人和全程育人;六是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积极寻求社会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支持;七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课程以及各种媒体的思想教育功能。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整体推进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研科研等方面综合改革创新,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基础扎实、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形成富有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号召力的多种教学方法体系,加快教研科研平台建设,提升教研科研层次和水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为重点,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真正解决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等问题,努力把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二)主要任务

  1.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在总量上,逐步实现专职教师与学生比例不低于教育部规定1:350的标准,健全完善选聘配备、培养培训、特聘教授等制度,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2.建设立体化教材体系。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相关教学指导资料、理论普及读物,努力构建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普及性相统一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3.构建具有实效性的教学体系。发挥教师教与学生学两个积极性,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政课教学体系。

  4.以学科建设支撑课程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凝炼学科方向,打造科研团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校级重点学科,以此支撑课程建设。

  5.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按照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省委宣传部、省高校工委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相关标准要求,加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三、具体措施

  (一)教师队伍建设

1.严格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把政治立场作为教师聘用的首要标准,新进教师必须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严把教师聘用政治关。严格教师管理,政治素质、理论素质、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的,调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

2.严格按照1:350的师生比逐步配足配强专职教师。通过引进、校内选拔等多种途径加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实现专职教师师生比达标,为思政课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3.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每年制定并落实教师培养培训计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中宣部、教育部举办骨干教师、新进教师、新修订教材使用、社会实践研修等示范培训,学校每年对全体教师至少培训一次,每年组织1/4以上教师参加各类研修考察和学术交流。

  4.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发挥特聘教授作用。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岗位,鼓励支持具有思政相关专业背景和教学能力的辅导员骨干转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聘教授2-3人,充分发挥特聘教授的作用。

(二)教材体系建设

  1.用好“马工程”重点教材。根据中央精神和教学实际需要,继续用好教育部统编的4本“马工程”重点教材,同时按照《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研究,征集师生对教材使用的意见建议并做好反馈工作。

2.为教师配备教学系列用书。为全体教师配备与思政课统编教材相配套的教师参考书、疑难问题解析、教学案例解析、学生辅学读本等教学用书,更好地提升统编教材的使用效果。

3.开发校本教材。组织教师结合教学改革、教学案例编写符合学生需要、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辅助资料。结合公选课程编写相关教材,更好配合必修课程的开设。

  4.利用网络建立教学资源库。系统总结凝炼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网站和在线课程的作用,建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自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教学体系建设

1.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改革项目。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思政课课堂理论教学改革。依托省教育厅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五年内遴选和培育10项形式新颖、效果良好、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并积极推广。

2.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课程。充分发挥网络阵地的重要作用,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课程建设,争取两年内建成3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课程。组织大学生开展“同上一堂网络思政课”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增强实践教学覆盖面和实效性。修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完善实践教学计划,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共同参与组织指导实践教学,形成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实践教学工作机制。将实践教学覆盖到全体学生,实践环节成绩单独核定并计算到总成绩中。

4.强化教学研究与集体备课。坚持开展集体教研活动,不断深化教学重点问题研究,为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效果提供有力支撑。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座谈研讨加强对各门课程教学设计、不同课程之间内容衔接、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组织的研究,努力形成一批精彩教案、精彩课件,打造一批精彩课堂。

  5.加强教学管理,控制课堂规模。在排课、授课、考核等各环节加强日常管理,创造条件推行中班教学,班级规模原则上不超过160人。探索中班上课,小班研学讨论的教学模式。创新考试考核办法,探索建立科学全面准确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

  (四)第二课堂建设

1.合力培育学生理论骨干和理论社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团委、学工部、宣传部、各分院形成合力,加强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和理论骨干培养,为每个学生理论社团配备思政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每年评选政治理论学习标兵和优秀理论社团。

2.扎实推动“青马工程”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指导教师,鼓励并指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沙龙,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方式拓展课堂教学成果。

3.开展大学生精神风貌系列展示活动。以每年“大学生专业技能展示”活动为契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理论,以演讲、征文、读书简报等形式组织开展我校大学生精神风貌系列展示活动。

4.开展学生多媒体创作展示活动。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和多媒体创作展示活动,帮助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五)学科体系建设

1.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校级重点学科。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划,优化学科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明确学科建设目标。

2.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举全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业教师之合力,提升学科研究队伍的整体实力,通过引进、培养等多种途径,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以此支撑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

3.设立校级科研项目“思政”专项。在学校科研项目立项计划中,单设“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制定“思政”专项立项标准,严格立项评审程序,提高立项质量。

4.在学报、校报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栏。充分利用学校学报、校报的阵地作用,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栏,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成果,扩大校际之间的交流。

  (六)评价体系建设

  1. 完善教学质量测评机制。严格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加强我校思政课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纪委书记查课监督制度、教学督导督查制度、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及时动态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完善教学质量测评机制。

  2.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标准,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引导和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教师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中实行不良师德“一票否决”。

  3.完善先进典型宣传表彰机制。积极选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先进典型,推选年度影响力人物、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和优秀团队,利用校内外媒体广泛宣传思政课一线优秀教师先进事迹。

  (七)保障体系建设

1.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科学规范建设,根据中宣部、教育部要求,遵循省委宣传部、省高工委关于印发《吉林省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精神,严格按照标准加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配齐配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

  2.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条件保障。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经费投入,并随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其中,按全部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列支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培养培训费用。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办公环境,做好引进博士、特聘教授的政策倾斜,加大引进力度。

  3.加强政治领导,强化组织实施。坚持学校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委书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本计划的具体组织实施,真正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确保思政课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长春市凯旋路3050号

院长电话:86908055办公电话:86908198邮编:13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