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情况

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课程建设

作者:浏览:时间:2009-10-20

开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教研部

根据中央200416号文件精神和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及《实施方案》的精神,并按照吉林省教育厅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校于2005年秋季开始同时面向大一至大三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得到了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本教学部门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全体任课教师也为开设好该课程而认真编写教学大纲,深入开展集体研讨,精心制作教学课件,保证了课程的正常开设和教育教学效果。几年来,在省教育厅和学校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课程在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深入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已经成为我校大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现就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相关做法和经验和大家进行交流,希望能够共同促进该课程的建设水平。

一、强化党委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机制

学校党委和领导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校党委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增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实施新课程方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把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做好统一部署、统筹教学资源、协调工作机构、强化教学组织、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一系列领导和准备工作,形成完善的运行管理新机制

(一)成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领导,保证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党委于20059月召开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会议,研究、协调、部署和落实“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具体工作,并对学校原“两课”教学工作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任组长、主管副书记和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为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组织领导上的根本保证。

(二)制定“形势与政策”课程具体实施方案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要求,2005年,学校党委先后制定了《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施方案》和《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这两个文件将该课程正式纳入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并明确规定“形势与政策”课程共128学时:其中课堂理论教学60学时,设2学分,分别在第一、二、三学年开设,每学年20学时(此部分由社科部负责);实践教学68学时,主要结合纪念日、重大节日、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等开展参观、调研、讨论、专题讲座或形势报告等(此部分由党委宣传部负责)。《实施意见》规定“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教学工作量按两倍计算,保障了教师的切身利益,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实施意见》强调要抓好课程建设,切实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创新教育方式,拓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途径;要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性;要发挥政治优势,进一步强化党、团和学生组织在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队伍建设,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要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保障机制。

二、扎实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做好课程建设工作是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效果、达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们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着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教学设备与资料建设、教学管理等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业务能力

1、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精干教学队伍

为便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于2005年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之前就成立了“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同时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责任意识强的教师担任“形势与政策”课程负责人。同时,精选关心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国内外形势了解透彻、政策水平高并富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专职教师,组成稳定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并聘任校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从而建立起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精干的教育教学队伍。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新方案实施过程中,吉林省教育厅多次组织开展了教师培训,每次培训我们都组织该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并提出相关要求。20092月,我们选派3名教师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第22期全国普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2005年以来,我们每年选派2-4名教师参加吉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训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为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我们还通过多种形式对教师开展校内培训,加强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

3、坚持开展岗位练兵和教学观摩

岗位练兵和教学观摩是我们加强教师能力和素质建设的长期做法。

一是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定期对教师开展微格教学,进行岗位练兵。为此,我们购买了摄像机、大屏幕电视、DVD机、刻录机等设备,对每一位教师教学进行录像,然后进行播放,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点评。点评的内容不仅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备、理解和讲授情况,还包括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等情况。

二是我们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指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开展观摩教学,供全体教师学习。通过岗位练兵和教学观摩,每一位教师都能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能借鉴其他教师教学的长处,有利地推动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是组织开展“课前试讲”,每学期教师都要给学生讲授新的教学内容,为保证教师讲授准确,我们在每学期面向学生正式讲课之前,都要组织教师开展课前试讲,大家相互评议,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针对性、教育性和实效性。

4、提高教师学历、学位层次

积极创造条件,引导、鼓励、支持“形势与政策”课程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在排课和其他工作任务安排上为这些教师减轻负担,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和学位层次。

5、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

我们一直注重通过各种机会和形式向兄弟院校同行学习和交流教学经验,如利用全国、全省培训的机会与其他高校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到省内高校调研,观看其他高校教师教学录像,等等,吸取其他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先进的做法,同时推广自己的良好经验,达到共同加强大学生群体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在2005年全省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之初,我校选派一名教师在全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讨会上,为与会教师作了一次观摩教学,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二)深化教学改革,增强课程活力,激发学生兴趣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力求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来增强课程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兴趣。

1、教学内容改革

由于国内、国际形势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政策也在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动态性。这种动态性虽然给教师备课和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和压力,但如果教学内容组织得合理,会使这门课程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时代性原则、政策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所谓时代性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体现时代主题。为此,教师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发展变化,结合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各方面建设与发展的情况,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形势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较准确地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所谓政策性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密结合党和国家出台的重大新政策,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政策性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特征,因此要重点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党和国家在各项建设中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使学生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最终统一行动。所谓教育性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实际,能够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紧紧抓住学生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找准学生思想需求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教师不能只为学生摆现象,还要作好教育和引导,最终使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并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为此,我们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发布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并遵循以上三项原则,紧跟形势与政策的发展变化,科学选择并确定“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内容,组织教师认真编写教学大纲,详细撰写讲稿。同时,紧密结合中央有关新精神,及时将新理论、新思想、新政策贯彻到课堂理论教学中去。如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我们就将“科学发展观”理论融入到“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中,今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通知》,我们立即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我们立即制定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做好十七大精神“三进”工作实施方案》,特别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开设十七大专题,保证十七大精神“三进”工作取得实效。

2、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取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教师作专题式讲授。每学期确定好教学内容后,教师按专题讲授的要求进行准备,每个教师准备一个专题,并在同一年级所有课堂进行讲授。这种讲授形式一方面可以使教师集中所有时间准备这一个教学专题内容,并反复讲授,越讲越熟练,越讲越深入,越讲越透彻,越讲越具有吸引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这种形式可以减轻备课负担,为教师减轻压力。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专题式讲授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二是长期开展“课前新闻播报”。无论教师在课堂上要讲哪一个专题,在正式讲课前,都要利用5-10分钟将一周内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政策的变化向学生“播报”并进行点评,也可以让学生“播报”学生点评,最后教师作出总结。“课前新闻播报”制度可以激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加深对形势的认识,提高政策水平。

三是开展实例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教师广泛收集正反两方面的生动事例,进行实例教学,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大学生十分关心的具体实例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及通过对事例的讲解和讨论,可以引导学生在现实事例的比较中思考,在分析中选择,在综合中提高。同时,实例教学可以增加教师的教学魅力,增强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四是强化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学中坚持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目的在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在互动环节中,除了常用的课堂讨论之外,我们教师大胆尝试了很多新方法。如每个专题讲授结束后,留出5-10分钟时间供学生提问,教师进行解答。实践证明,这个互动环节十分重要,可以帮助个别学生进一步澄清头脑中的模糊认识。很多教师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穿插学生“5分钟演讲”,让学生走上讲台,围绕教学中的热门话题,有感而发,即兴演讲,阐述自己对重大形势与政策问题的见解。这不仅能引起学生对课程的浓厚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尤其是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更需要开展师生互动,使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教学目的。为此,我校“形势与政策”课一直将互动式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

3、教学手段改革

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需要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与视频资料,使学生在一边听讲一边观看真实图片与视频资料的过程中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为此,我们将“形势与政策”课全部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坚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每学期教师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自己制作规范的教学课件并熟练运用于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定期召开多媒体教学研讨会,互相交流经验,解决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4、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一直注重第二课堂的开展。

一是结合重大事件或纪念日组织开展学术讲座和形势报告会,如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开展“弘扬长征精神,肩负神圣使命”的主题报告会;结合“五四”运动90周年,为大学生举办“弘扬五四精神,建设和谐世界”主题报告。自2005年秋季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以来,我们每学期都要为学生开设3次以上的学术讲座和形势报告会。

二是组织学生开展参观、社会调研,如带领学生到吉林省文化活动中心参观“长征胜利70周年图片展”、“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展”;带领学生开展“长春市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及发展趋势”调查研究。通过参观、调研,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并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三是组织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和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学生开展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演讲比赛。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中去。

5、改革成绩考核办法

成绩考核办法的选择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能考查出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此,我校“形势与政策”课学生成绩的评定实行平时(过程)考核与期末(结果)考核相结合,其中平时成绩占40%,主要考查内容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发言与讨论情况、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测验情况等;期末考核采取考查的方法进行,成绩占60%,主要采取开卷笔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知识运用能力。最后将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结合在一起,按等级制给学生登录成绩。

教学改革中,为突出改革的实效性,我们还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

(三)加强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

1、开展教学研究

每学期开学初,“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和其他教研室一样要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和集体备课日程表,坚持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内容既包括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包括研讨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一切问题,但每次活动都做到针对性强,重点突出,保证实效。每次活动都要求有中心发言人,并要求专兼职教师全体参加。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

2、开展科学研究

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申报科研立项,撰写科研论文。在科研工作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原来“单兵作战”的模式,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和团队优势,大家在科研中集思广益,集体攻关,同时努力调动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开展教研和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研究的水平和层次,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四)加强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料建设

学校党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包括“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一定倾斜,努力为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创造良好条件。2005年学校成立“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并正式开设课程之后,我们为教研室购置了大屏幕等离子电视、录像机、摄像机等设备,方便教师录制相关教学资料和开展观摩教学。我们为本教研室购买了档案柜、档案盒,每年都购买一定数量的相关教学音像与图书资料,其中仅2005年就购进2元图书音像资料,有力地保证了任课教师及时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

(五)强化教学管理,完善激励机制

良好的教学管理是促进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制定了包括教师能力标准、教师教学质量标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考核标准、教学档案建设制度在内的一系列教学标准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使课程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随时更新,教师备课、授课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为此,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激励机制。在学校党委制定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本课程教师教学工作量按两倍计算,切实保障了教师的根本利益,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另外,为表彰和宣传2008年我校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评比活动中获奖的教师,同时激发全体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我校和本教学部门分别对获奖教师进行了配套奖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取得的效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在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教学效果、教研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素质优良

目前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共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助教2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5人;35岁以上的4人,35岁以下的4人。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学位)结构和年龄结构均较为合理。另外,“形势与政策”课程有兼职教师5名,均为高级职称。无论是专任教师还是兼职教师,均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称得上是一支素质精良的优秀教学团队。

(二)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认可

每学期课程结束后,我们都向学生发放教师授课质量调查问卷。根据我们调查掌握的情况,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评价较高,对教学内容兴趣浓厚,对教师授课质量高度认可,学生课堂出勤率均达到95%以上。有的学生在对该课程和教师授课质量作出评价时写道:“‘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我最喜欢的课程,而且据我了解,这门课程也是我们绝大多数大学生最喜欢的课程,这门课程教学内容丰富,紧密结合实际,都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大政方针,对我们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适应社会都有很大帮助。而且,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教学语言精辟,有说服力,且声情并茂,我们非常爱听。”学生对本门课程和教师教学的高度评价是我们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巨大动力。

(三)教研和科研层次显著提高

2005年以来,“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全体教师共主持并完成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6项,主持并完成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8项,教研项目7项,主持并完成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项,主持并完成校级教研、科研和教育技术课题20余项。3年来,该课程组教师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发表教研、科研论文24篇。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12007年,在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表彰工作中,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负责人被评为“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形势与政策”课程所在部门荣获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奖。

22008年,在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评选活动中,我校2名教师参加“形势与政策”课程“精彩一课”评比,分别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

32008年,“形势与政策”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课”。

42005年以来,“形势与政策”课程组教师获得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15人次、教学科研成果奖8人次、科研成果奖6人次,另有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师德标兵2人。

总之,2005年以来,我们认真并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并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扎扎实实地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全面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几年来,我们在课程建设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存在很多不足,如总体上看教学时数不足,很多重大形势与政策问题还不能及时、深入地为学生讲解,“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体现得还不够。为此,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加强课程建设,使“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来源:
阅读:1457
日期:2009/10/20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长春市凯旋路3050号

院长电话:86908055办公电话:86908198邮编:130052